图片搭搭网搭搭网
▲搭搭网
吉林省人口密度分布
01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平原腹地,南临辽宁省,北接黑龙江省,西靠内蒙古自治区,东边与俄罗斯毗连,东南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边境线总长1400千米。位于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东西长约65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300千米,全省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
辖区内,长春市为副省级市,还有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计20个县级市、20个市辖区、17个县和3个自治县。省会为长春市。
吉林全省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密集,东、西部较疏。长春市所属县、区每平方千米为300人以上,为全省人口稠密区,而西北部与东南部则较稀疏,延边朝鲜自治州每平方千米仅50人左右。由于历史上殖民地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铁路网的形成,全省原有城镇数目和城镇人口均较高。吉林是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36个。朝鲜族主要聚居于延边朝鲜该自治州和吉林省其他一些地方,内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西部地区。
历史上,吉林省长期活动聚居着朝鲜、蒙古、满等少数民族。西周、秦汉时活动在长白山一带的肃慎部族是本区的原始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吉林各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吉林的文化形态大抵是满族、朝鲜族文化形态同中原文化相融合而成的。这种文化形态,既有东北独特的文化内容,又有中原地区汉民族的文化内容。既有满族先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基础,又有朝鲜族移民文化形态和中原文化内容的融入。另外,它还包含着开发者创业精神的丰富内涵。
婚俗:
朝鲜族的婚礼分为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骑马去迎亲,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叫新郎婚礼;新娘坐轿到新郎家在新郎家举行的婚礼叫新娘婚礼。举行婚礼的当晚,还要开娱乐晚会,以庆贺新郎新娘的结合。新郎新娘的近亲和村子里的青年男女都会被邀参加,歌舞晚会经常进行到深夜。
舞蹈: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朝鲜族的歌舞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是青年人的爱好,连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充满稚气的孩童也常常加入歌舞的行列,而且身手不凡。在民间,每逢喜事全家老小便会翩翩起舞,跳舞已成为他们表达自己欢乐情绪的常见方式。广泛的民间基础使朝鲜族歌舞不仅别具一格,而且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朝鲜族舞蹈优美典雅、刚柔相济,或抒情潇洒,或热情奔放,充分表现了朝鲜族柔中带刚、文而不弱、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著名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剑舞等。农乐舞由古代庆祝狩猎丰收的舞蹈发展演变而来,因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尤其是男子用力甩头部,使“象帽”顶上3米长的象尾绕身体旋转飞舞,更是独具风采,充满活力。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几乎人人会唱,家喻户晓。
小吃:
在朝鲜族的饮食中,誉满全国的是冷面,闻名世界的是泡菜。冷面多在夏季食用,一般用小麦粉、荞麦粉和甘薯淀粉混合制成面条,以牛骨煮汤,食用时汤中放冰块、辣椒、酱牛肉片、苹果片及其他调料。面条劲道,汤味香辣,入口凉爽,回味长久。泡菜,从狭义上来说,可理解为冬季腌制的酸辣白菜;从广义来说,可理解为包括数十种之多的各样酱腌菜,主要有小青椒、南沙参、桔梗、缨菜、白芨、萝卜条、鱼干等。
体育之乡:
朝鲜人不论男女老少个个都爱好体育运动。足球、滑冰等项目有非常厚实的基础,跳板、摔跤、打秋千等传统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民间跳板长5.5米,宽40厘米左右,厚5~6厘米。跳板中间下面立板垫,防止跳板掉下来。站在跳板两端上的姑娘轮番连续起跳,逐渐将对方弹送得更高。在身体腾空时能表演出惊险动作者最受欢迎,如剪式跳、旋转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做造型等。灵巧优美、五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惊叹赞赏。
图片
▲
省会——长春
02
地貌
吉林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省地形、地貌大体上可分为东部山地丘陵和西部平原两个地貌单元,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3/5,平原占2/5。主要山脉有长白山、哈达岭、张广才岭、大黑山等。长白山脉是东部山地的主体部分,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峰。在地貌上,东部山地为平行的山脉、丘陵和宽广山间盆地、谷地相间分布。西部平原包括山前台地、松辽分水岭和松辽平原等地,地势低平,海拔一般为120~250米。
水系
吉林省水利资源充沛,境内主要河流有200余条,分属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5大水系,其中以松花江流域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70%,年均径流量418亿立方米。东部山区河网密集,河流分布以长白山地为最多,水量丰富,常年有水。河流落差大,建有大、中型水库88座,小型水库1000座,尤以松花湖和丰满水电站驰名。河流有春夏两汛,6~9月为夏汛, 11月上旬结冰,次年4月上旬融化,结冰期160天左右,封冻期约130天。
气候
吉林省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漫长干寒。1月均温一般-20~-14℃, 7月大部分为20~23℃,日均温10℃以上活动积温2400~3000℃。
全省极端最低温为-45.0℃,极端最高温为38.9℃,全年无霜期120~150天,山区不足100天。境南部山地气候冷湿,西北部平原接近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暖。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降水分布自东向西递减。长白山地东南侧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西部平原的台地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平原部分年降水量多在400~500毫米,气候干旱。
自然资源
吉林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75种,以煤、铁、铜、金为主,其中安山岩和浮石是国内仅有的矿种,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和油页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其余大部分矿种和大部分储量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区。本省森林资源丰富,草原广阔,土壤肥沃。森林资源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居全国第七位,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区。全省有野生动物1100多种,野生植物2700多种。设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向海自然保护区等4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蘑菇圈:
在吉林的长白山地区,无论是深秋还是初冬,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房顶上都晒着一片一片、一堆一堆的蘑菇。长白山的蘑菇种类繁多,有草蘑、圆蘑、臻蘑、花蘑、灰蘑、榆黄蘑、黑蘑、石蘑等,还有珍贵的猴头蘑。蘑菇喜欢群生,山里常称其为蘑菇圈。一般蘑菇圈都呈圆形。圈有大有小,小圈也有几间房子大,如果遇到大圈,可达方圆几里,几十人采上几天也采不完。
经济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主产水稻、玉米、高粱、谷子以及大豆,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人均粮食产量、粮食商品率、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西部草原地区牧业发达,存栏以绵羊为主。工业以机械制造、医药、电子、食品为主。机械制造以汽车产业为主体,铁路机车、客车和拖拉机、摩托车均有相当规模,具有较大的产业优势。交通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航运水运相衔接。省内铁路纵横,其密度居全国前列。省会长春是东北交通枢纽,航空业发达,有40多条国内外航线。
图片
▲
吉林省地形图搭搭网
03
行 政 区 划
省会——长春: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境内中部,面积20565平方千米,人口747万,以汉族最多,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民族。长春市辖朝阳、宽城、等6区和农安县,代管榆树等3个县级市。市境地处长白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多丘陵低山,西部为台地平原。松花江及其支流饮马河、伊通河等流过市境。年均温4.9℃,年降水量579毫米。地带性植被为温带森林草原。有煤、母页岩、石灰石等矿藏。工业有机械、轻工、纺织、冶金、煤炭、食品、石油、建材等行业,以汽车、铁路机车、客车、拖拉机、摩托车生产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享有“汽车城”的誉称。农业主产玉米、豆类、稻谷,兼产甜菜、向日葵等。长春市教育科技事业发达,有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市区内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汽车贸易城为主体的汽车及其配件贸易有相当规模。长春市为东部交通枢纽,京哈、长图、长白等铁路在这里交会,名胜有长春电影城、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卡伦湖旅游度假村以及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皇宫和辽代农安古塔等。
延边朝鲜自治州:
延边朝鲜自治州位于省境东部,东与俄罗斯毗连,南与朝鲜隔图们江相望,北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接壤,面积43474平方千米,人口220万。延边朝鲜自治州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11个民族,其中朝鲜族占自治州人口的41%。州府驻延吉市,辖汪清、安图2县和延吉、图们、敦化、龙井、珲春、和龙6市。自治州境内多山地。沼泽和荒原河流有图们江、松花江、牡丹江、绥芬河。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主产水稻,是东北著名的水稻之乡。烤烟居全省首位,为吉林省烤烟基地。盛产苹果梨。特产有人参、鹿茸、貂皮、熊胆等。本区森林密布,森林占土地面积的70%~80%,木材蓄积量占全省半数,是吉林省最大木材产区,盛产松木、水曲柳、椴木、黄菠椤等。自治州所处的图们江流域为国际开发的热点地区,建有珲春经济开发区,有“东北亚金三角”之称。
通化:
通化市位于省境东南部,东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面积155698平方千米。人口约227万,以汉族最多,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等民族。通化市辖东昌、二道江2区,通化、辉南、柳河3县,代管梅河口、集安2个县级市。本市地处长白山地,境内多为山丘。东部地区属鸭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鸭绿江、浑江、辉发河等。通化市年降水量681.7~955毫米,是全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0%。矿藏丰富,是吉林省钢铁工业基地,也是本省新兴工业城市和长白山区木材、粮食、药材、土特产的集散地。以野生葡萄为原料的通化葡萄酒驰名中外。
吉林:
吉林市位于省境中部松花江畔,为国家历史名城。市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接壤,面积27641平方千米。人口432万,民族以汉族为多,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吉林市辖昌邑、龙潭、船营、丰满4区和永吉1县,代管桦甸、蛟河、舒兰、磐石4个县级市。吉林市地处吉东低山丘陵区,原名“吉林乌拉”,满语为“沿江”之意,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境内有松花江、辉发河、拉法河、饮马河等河流。年降水量661.1~748.1毫米,年均温3.4~4.5℃,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矿藏及动植物资源丰富。吉林市以化工和电力为主,为中国化学工业基地。丰满、白山、红石等三大发电厂,在东北区电网占有重要地位。长图、沈吉、吉舒等铁路在这里交会、,吉林是东北地区铁路枢纽之一。吉林雾凇为中国著名四大自然奇观之一。
图片
▲
吉林省地区分布
旅 游 景 点
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吉林省的一大特点。长白山的茫茫林海、巍巍高山、条条瀑布以及众多的火山遗迹等,组成一系列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的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此外还有向海、莫莫格等自然保护区,都是水草丰茂、珍禽集中的地方。松花江和松花湖,绰约多姿。吉林雾凇闻名全国。此外,位于辉南、靖宇之间的龙岗火山群共有72座火山,是中国第二大火山群。罕见的熔岩河、奇特的火山弹随处可见,多见于南方的溶洞景观在吉林也能找到。吉林的文物古迹有关高句丽古国的最多,还有处于中国唐代渤海国的遗迹、伪满洲国的宫殿等。
洞沟古墓群:
位于集安市洞沟河畔,是高句丽王朝王室和贵族的墓地。高句丽古国相传于公元前37年创立,辖境今鸭绿江及其支流浑江一带,洞沟古墓群有高句丽古墓近万座,排列有序,规模悬殊。从外形上可分为石坟和土坟两类。著名的石坟有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等;著名的土坟有舞俑墓、角抵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四号和五盔坟五号墓。有的墓室内有绚丽多彩的壁画,壁画多为4~6世纪的作品,为研究高句丽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太王陵是高句丽坟墓中营造工程最大的一座。将军坟可能建于5世纪初,它是洞沟古墓群中一座著名的古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后侧原有4座陪葬墓,现仅存一座。据考古得知,此墓为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的陵墓。
灵光塔:
灵光塔位于吉林长白县城西北1千米梨树沟村口。为唐代渤海国(698~926)砖塔。塔为方形密檐楼阁式,砖砌,今存5层,通高13米,由地宫、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地宫系藏舍利处,砖砌四壁,顶盖石板,有排水暗沟通渗水井。塔身建于地宫盖石顶部的夯土层上,逐渐向上内收,各层檐部檐角微翘,凌空舒展。第一层高约2.8米,南设券门,四周镶砌青灰色大块花纹砖,东西为阴刻莲花瓣纹,南北阴刻卷云纹。花纹砖轮廓由“王立国土”四字构成。第2~5层砌有方形直棂窗,第2、3、5层有方形小龛。塔身内部为空腔式结构。原塔刹已毁,新塔刹于1984年安装。灵光塔是渤海国仿唐建筑,为现存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古塔,对研究唐代渤海国疆域、设置、佛教建筑,以及与中原文化的联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鸭园溶洞:
鸭园溶洞离通化约25千米,属“岩溶”或“喀斯特”地貌,这类地貌北方少见。鸭园溶洞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年代特别久远,构成溶洞的岩石距今已有4亿年的历史,为当时海洋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地壳运动使岩石形成断裂,地下水沿裂隙向下侵蚀,岩层不断被溶蚀,逐渐形成了地下暗河。同时在两条方向不同的断裂交叉处,岩石更为破碎,被溶蚀的程度更大,形成了一串大大小小的溶洞、溶潭。鸭园溶洞由4个较大的溶洞相互贯通构成,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每个溶洞可容纳数百或上千人,洞内石柱如林,均为灰白色,粗细皆有,胜似冰雕玉琢,周围石幔簇簇,形态各异。洞内有地下暗河,河水清澈,流水潺潺。河道宽窄不一,有深有浅,暗河两壁溶岩绚丽多姿,也是洞中胜景之一。
半拉山:
半拉山坐落在松辽平原腹地的四平,半拉山门山如刀削斧剁一样,俊俏挺拔,十分壮观。大约在6亿至5000万年前,亚欧大陆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海水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退走,陆地从海底升起,造成了一系列的火山爆发,并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落地火山”和“大屯火山”,半拉山就是这时形成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古代人的眼里太神奇了,于是就传说是二郎神赶山,走到山门这个地方时,这座山不听话,二郎神气得用赶山鞭狠狠地抽下去,大山被劈成两半,飞出去的另一半不知到哪里去了,剩下的这一半就是现在的半拉山门。山门地处要道,是当时重要边门之一,清朝于1654年在此设立边门关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当年设此门,一是禁止汉人和蒙古人进入封禁区狩猎;二是因为这儿是重要的古驿道,是通往清代女皇叶赫那拉氏祖籍叶赫的必经之路,还是皇太极的生母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作为通往这样重要之地的驿站道口,半拉山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又是十分繁荣的商贾之地。
图片
▲
吉林雾凇
吉林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由雾、水蒸汽遇冷冻结凝聚在物体迎风面上的呈针状和粒状的乳白色疏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远远看去,就像一层霜,薄薄地涂在枝条上。雾凇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气候条件才能形成。冬天,气温已降到-20℃以下,由于丰满水电站巨大涡轮机组日夜运行,河水穿过涡轮机时,温度升高到4℃以上,所以从丰满水电站至吉林市区,数十千米的江面不结冻,而且水汽升腾,笼罩沿江一带。这样江面与寒冷的地面之间形成温差,飘浮的水蒸汽与雾一夜间在江岸垂柳上凝华成晶莹乳白的晶状雾凇。吉林雾凇持续时间长,最盛时一个冬天有60多天可以看到这种千树万树冰花开的奇景。一般在春节前后,吉林雾凇最为壮观绮丽。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特自然景观。
图片
▲
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吉林省东部中朝边境的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天池四周奇峰林立,在天池北侧天文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天池之水从这里溢流,形成人间天河——“乘槎河”。乘槎河流出1250米后,突然中断跌入壁立的悬崖,飞流直泻,形成高达68米长的瀑布。瀑布激流翻腾,呼啸生风,如白练悬天,凌空而下,溅起数米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汽弥漫如雾,经阳光折射的氤氲雾气,变成条条彩虹,更为瀑布增添了几分朦胧和神秘的美感。远远望去,长白瀑布像长白老人的三缕银髯,老人正捋着长髯,口若悬河地讲述着长白山古老的故事。长白山瀑布跌入谷底化作滚滚激流,成为松花江的源头。
龙潭:
龙潭,又称水牢,位于龙潭山高句丽山城西北角最低处,故名。龙潭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潭水主要是由山上的雨水或积雪流下聚集而成,以及潭下泉眼不断涌出,故池水从不干涸,水位变化也不大。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米,潭中月影倒立,有“龙潭印月”之美名。潭东有一桦树,高30余米,枝干挺拔,树叶繁盛,传说树上曾系铁链,铁链缚孽龙于潭中,故名龙潭。
靖宇陵园:
靖宇陵园位于通化市浑江东岸的山岗上,是为了纪念杨靖宇烈士而修建。靖宇陵园东西宽100米,南北长200米。园内松柏苍翠,场景庄严。陵园建筑物,全是宫殿式的,黄釉屋瓦,红柱雕檐,精巧别致,庄严肃穆。陵园正中,是一座靖宇将军的高大戎装铜像,雄伟威武,昂首蓝天。灵堂中的建筑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杨靖宇烈士半身塑像位于中央,上悬朱德所书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横匾,烈士的简历则镌刻在基座上。安置覆盖着黑绒的灵柩的陵墓位于灵堂的后面。展示烈士的遗物、照片、遗著以及战斗事迹的陈列室位于陵园的两侧。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金斯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